Marx

開發者, 設計師, 工程師, 創作者

兩個月,三個 App,一個 AI 筆記軟體,250+ 人的社群,我的心得與願景

我是?

我叫 Marx,我是一個目前就讀台大資管的大學生,同時也是一位獨立開發者,我一直很喜歡做產品,尤其是能夠改變人們生活的產品。

在 AI 賣課的時代,我選擇做產品

兩個月前,我開始在 Threads 上分享我的產品,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因為我發現現在到處都是 AI 課程、AI 變現、AI 賺錢,透過販賣焦慮、販賣「不學就會落後」的想法,而我認為 AI 的出現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好,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

我喜歡創造,用簡單的方式解決真實的問題,我希望 AI 能幫我改善生活,而不是取代我。

於是我開始做 App,想要用最簡單的設計,創造最大的價值。

這兩個月內,我做了四個 AI 工具(3 個 App + 1 個筆記軟體):

目前總共已經超過 4000 人使用我的產品。

沒有華麗的行銷,沒有課程包裝。就是簡單的工具,解決我自己的需求,也希望能幫助到其他人。

原來很多人也想做這樣的產品

分享的過程中,開始陸續有朋友問我怎麼做的、怎麼開發、怎麼想出這些想法,才發現這個方向其實不只有我感興趣。

Build in Public:記錄、分享、對話

我在 Threads 上分享了我的我的產品與開發過程,這不僅讓我獲得一些關注,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打造與使用者對話的渠道」。

一個好的產品,往往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想法開始。

Less is More,專注核心價值

每個工具我都盡量讓它只做一件事:

  • t0 只做一件事:幫你思考得更清楚
  • Pluma 只做一件事:用 AI 幫你寫作
  • Stickerize 只做一件事:用貼紙記錄生活

有時候使用者如果需要學習才能使用的產品,往往難以吸引使用者,最好是打開就會用,用完就會愛上。

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 Steve Jobs

Talk to Users,真實的回饋,勝過任何數據

對我來說,最寶貴的不是下載數,是使用者的話:

t0 和 ChatGPT 真的不一樣,沒想到可以結合 AI 和第一性原理思考

Mono 讓我可以用貼紙打卡挑戰,超有趣的!

Pluma 讓我快速地整理思緒與獲取靈感

用 Stickerize 記錄每天的生活點滴,很可愛"

過程中,我也不斷地與使用者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痛點,這讓我能夠更好地改進產品。

Building Something People Want

我發現,做產品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克制。

克制不亂加功能,克制不跟風,克制不讓東西變得過度複雜。

只問一個問題:這真的能讓使用者的生活變好一點嗎?

我的願景

AI 不應該是賣課的工具,而是讓創作和思考變得更自由的工具。

於是,我想打造一個社群,讓所有想要打造有意義產品並改善人們生活的開發者和創作者都能夠聚集在一起。

加入我們

如果你也相信我們,歡迎加入我們的 Discord 社群

這裡有 250+ 個像你一樣的人,一起做有意義的東西。


不賣課,只做產品。